
400-123-4567
+86-123-4567
时间:2025-09-12 10:27:48
近日,河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就《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8月10日。
其中提出: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落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储备和推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项目对接,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用好用足8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应收账款、票据、仓单和订单融资等方式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围绕重点产业链群,充分运用省市县金融服务专员、行长进万企、金融会客厅等工作机制,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2025年全省组织政金企对接3000场以上。
《方案》提到,到2025年底,全省金融总量稳步增长,融资结构持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更加精准有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万亿元,信用债发行3000亿元以上,科技型企业、绿色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水平。未来3-5年,实现金融要素配置与“两高四着力”有机融合,金融“五篇大文章”提质增效,直接融资占比明显提升,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集聚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地方金融风险大幅收敛,金融生态更加优化。
《方案》聚焦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将加快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落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储备和推送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强项目对接,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用好用足8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围绕重点产业链群,充分运用省市县金融服务专员、行长进万企、金融会客厅等工作机制,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探索“股贷债保”联动,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推动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提质扩面。实施科技型企业首贷破冰、信用贷扩面行动,力争2025年末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20%。
提升金融服务农业强省建设水平。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推动涉农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占比不断提升。聚焦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做好粮食稳产保供金融服务。创新设施农业建设及种养循环产业、育种基础性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融资模式。支持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加大新型农业、林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
加力支持稳外资稳外贸。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综合运用信贷、债券、股权、租赁、保险等方式,支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扩大贸易便利化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落实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
打造现代化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金融资本,丰富我省金融业态和金融产业链。深化与上海、深圳、北京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合作,常态化开展专题培训和对接走访,推动更多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力争2025年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授信规模180亿元,投放金额50亿元。
加快推进数字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数字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我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卫星产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化经营服务能力。支持高标准组建省级征信公司,市场化运营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方案》聚焦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将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推动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领域小微企业倾斜对接帮扶资源。探索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建立完善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扩大民营经济融资供给。开展金融服务民营经济“三进一提升”系列活动,组织金融机构进园区、进商会、进企业,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效。加大民营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的投放力度,力争2025年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到2.4万亿元。
加大服务消费与养老领域金融支持。加强项目储备,引导更多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落地。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围绕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居、文旅等重点消费领域,开发差异化消费信贷产品。加强综合金融供给,努力满足老年群体、养老机构等多样化养老金融需求。推进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改造,满足老年人纸质存折、存单、现金等业务需求。加强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加强金融领域府院联动,支持金融机构依。完善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组织开展地方金融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提升金融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加力支持美丽河南建设。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助力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重要领域、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的绿色发展提供稳定中长期资金支持。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认真落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优化绿色信贷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机构逐步实现绿色信贷业务全覆盖。鼓励保险机构研发巨灾保险、生态保险、环保技术装备保险等碳保险产品。
加大利用资本市场绿色融资力度。加强政策宣讲培训,推动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碳中和债券、可持续挂钩债券等创新型债务融资工具落地。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加大培育辅导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挂牌、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绿色发展,强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
加强绿色金融发展机制保障。健全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绿色信贷给予奖补和贴息支持。对银行机构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丰富结果运用场景。推动金融机构探索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提升绿色金融风险识别、防控和应对能力。
《方案》聚焦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将进一步优化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供给。
充分满足文旅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分类整理全省范围内有融资需求的文旅项目和企业名单,及时更新项目和企业信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跟踪监测,挖掘有效信贷需求,加强文旅企业融资对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加强特色化差异化金融支持。支持“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线路培育行动,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支持。探索“金融+文化IP”贷款模式,提供IP孵化、开发等环节的全链条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针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创新景区收益权、旅游住宿贷款、文化创业贷款等专属信贷产品。
拓展文旅消费信贷业务。鼓励银行机构发行文旅消费联名信用卡和借记卡,对持卡人提供门票购买优惠、分期优惠、消费满减、消费积分等特色权益。创新文旅消费类金融产品,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产品分期贷款、小额消费贷款等消费金融服务。简化外汇业务办理流程,增强银行卡、移动支付等支付方式兼容性、包容性,提高境外旅客在豫支付便利化水平。
拓宽文旅企业的融资渠道。积极挖掘符合条件的优质文旅企业,推荐纳入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进行培育。发挥银行业机构和融资担保、信用增进机构的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文旅企业发债融资。支持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重大文旅项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运营,开展小微文旅企业股权投资,增强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近期,金融监管领域动作频频:5月12日与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上海票据交易所两大权威平台接连推出多项重磅举措,从《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自律管理规范》的发布,到电子债权凭证信息登记及报送工作的全面铺开,再到《票据综合服务平台业务方案》的正式亮相,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指向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操作不规范、风险防控难等核心痛点。不仅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构建了标准化操作框架,更通过票据综合服务平台显著提升市场透明度,有效降低因信息差引发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无论是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融资机构,还是清结算机构、企业及金融机构,市场各方均需紧跟政策导向,强化自律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前行。当前,票据、供应链票据、电子债权凭证已成为国企及核心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主流工具,其核心优势在于:票据具备流通性与融资便利性,供应链票据具备信用传递与拆分流转特性,电子债权凭证则通过数字化与可追溯性,共同构建起不可替代的价值体系。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升温,如何精准把握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电子债权凭证的产品设计要点,挖掘潜在业务机会,成为从业者亟待突破的关键课题。在此背景下,华贸融财经联合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继上海站培训成功举办后,再度推出《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电子债权凭证产品设计及业务机会》北京站主题培训,诚邀行业同仁共赴这场知识盛宴。
2025年7月5日至6日,上海站培训圆满落幕。此次培训聚焦供应链金融核心业务,搭建了深度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吸引来自国企产融平台、供应链企业、保理公司、银行及金融科技领域的30余名学员参与。学员们带着实践问题与经验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趋势,为后续创新与协作奠定基础。
培训采用“政策解读定方向、案例剖析启思路、实操演练强技能”的三维模式,构建从供应链金融产品顶层设计到具体业务落地的融合体系。学员们积极互动,打破行业壁垒,拓宽业务视野,挖掘合作潜力,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课后反馈显示,学员普遍认为内容实用性强,增强了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发展的信心。
顶尖师资,深度赋能北京站培训延续上海站的高规格师资阵容。A老师将基于深厚专业背景,精准解读近期市场政策,帮助企业把握政策红利,挖掘业务机会;同时深入探讨低利率环境下票据业务的创利路径,对比不同类型银行同业票据业务模式,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风险演化及防控要点。B老师作为业务创新先锋,将分享供应链票据科技平台建设经验,探讨其在产融结合中的实践价值及资产证券化模式。
课程全面,覆盖核心本次培训课程涵盖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电子债权凭证等多维度内容:从票据利率走势分析、关键政策解读,到票据业务经营模式探讨、供应链新规下的业务布局;从供应链票据的特征解析、产融结合作用,到资产证券化实践、科技系统建设;从供应链票据业务发展概述、功能优势,到赋能企业的具体模式、创新探索及实操流程等,全方位呈现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核心知识与前沿动态。
互动交流,拓展资源培训期间设置丰富的互动环节,学员可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还能与来自不同领域的同行深入探讨,分享经验与见解,拓展人脉资源,为未来业务合作奠定基础。
课程学费:3800元/人,2人团购3420元/人,3人及以上团购3230元/人,详情请咨询报名老师。
(1)银行票据业务人员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包括保理公司、租赁公司、供应链公司等;
本培训特邀两位业内资深专家,他们将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供应链票据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理念和创新实践,为您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票交所外部专家讲师,曾供职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行票据业务部和大型证券公司,参与标准化票据创新及首批产品创设,对票据市场和供应链金融理解深刻。
能精准剖析近期重要市场政策,如供应链新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帮助企业把握政策导向,在合规前提下挖掘业务机会。
深入探讨低利率时代票据业务创利途径,对比不同类型银行同业票据业务模式,针对商业银行票据经营热点问题提供实用见解。并能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票据业务风险演化及防控要点,为企业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头部供应链票据科技平台负责人,参与全国首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落地,具有为5家不同类型的供应链票据直连接入机构提供综合服务的丰富经验,多次获邀在监管单位、政府部门以及票据基础设施组织的培训进行授课。
探讨供应链票据对核心企业、链属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价值,分享“供票 + 司库”实践及资产证券化模式,促进产融深度融合。
分享供票直连接入系统建设、与金融机构系统联动及场景化应用科技建设实践,为企业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提供建议。
1、《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供应链新规)
5)《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真实交易材料审查指引(试行)》的亮点与机会点
2025第二届中国司库年会】即将召开。本届年会旨在汇聚央国企、金融机构、学术界及政府机构杰出代表,共同探讨司库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趋势,推动司库实践与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分享成功经验、交流前沿观点、探讨解决方案,年会将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合作共赢的高端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司库管理体系向更高质量发展。省属企业不妨借助这一行业盛会,汲取更多先进经验,加速自身司库体系建设进程。
美31岁总统“最宠”网红演讲时遭枪击爆颈!死前最后一句还在鼓励持枪?有网友嘲:因果报应…
游客成袋装走茶卡盐湖铺路的盐?景区回应:确有此事,不建议拿,凭套票可免费领食用盐
善恶有报,表面是轮椅舞者背后是三姐的刘岩,终是遭到反噬
iPhone16降价,苹果官网在售128GB版本5399元,16Pro系列已下架
35场9球15助攻!德转官方:18岁巴萨边锋亚马尔获评上赛季西甲MVP